梁某银的博客

暴雨天,我与十六岁的自己重逢了

昨天傍晚跟月晖君吃饭时,他偶然提起自己写过网络小说,但没发表过。深夜回家,我想到以前我也干过这件事,我写过,甚至还发表了。

于是我翻翻硬盘,就找到一篇大概是十六岁写的小说,书名《仙缘》,笔名一蓑烟雨。

但我只读个开头,十分汗颜,读不下去。今天才鼓起勇气重读,发现里面充斥着修仙、御剑、九州、仙缘、青梅竹马、莫欺少年穷的味道,中二又稚嫩,当时写得也很用力,我看着看着,捕捉到一丝灵气来。

可惜的是,从那之后,我几乎没写过像样的东西。高中忙学业,大学打游戏,偶尔写几篇论文交差,但跟传统意义上的写作不沾边;本科毕业后,我偶尔在朋友圈吐槽生活,抑或在自己的笔记软件中,抒发一些零碎感想;来到深圳后,写得最多的,是给公司写的稿件,但没有属于我自己的文字。

直到去年的一月底,我不知道为什么,突然想写一篇原生家庭的文章。第一天写大纲,第二天收集资料,一口气写完,然后发表。

做这件事之前,我没有规划,就是想写一篇文章;写完之后,我想着还能继续写点东西,那就写呗,直到某一天,我才决定日更,从此写到现在。

因为写完那篇文章,让我意识到一件事:我以前明明这么喜欢写东西,为什么就不写了?

如今重新翻开《仙缘》,我脑海里浮现出很多画面。

那时我读过些小说作家,凤歌、管平潮、江南和烟雨江南,因此写的时候,我就模仿他们的风格,写得文绉绉的,自觉有了韵味。我把小说发表在 17K 小说网旗下的汤圆创作里,如今早已关闭。

当时,我居然还有几位常看的读者,偶尔跟我留言互动。可惜写到第九章主角出村后,恰好临近开学,学校不能带手机,《仙缘》也就断更至今。

昨天贴个开头,有读者说期待结局。我其实纠结于究竟要不要放出来,因为文笔假装老成,故事也很俗套。

可我又想,那是我青春做过的梦。倘若问当年的自己:「你愿意把这本网络小说,给十几年后的人看吗?」

我想,他应该是愿意的。

所以,我把这篇《仙缘》的原文放到次条文章,就不贴在这里,供感兴趣的读者阅读。哪怕它有点稚嫩,有点羞耻,有点中二。

但,那也是我的起点。

说到这里,今天我跟朋友纪遇吃饭,他好读心理学、哲学、社会学方面的书,我鲜少涉猎。我们聊得也尽兴,关于大学、过去、社会,漫无边际地聊,最后在地铁站分别。

等我出地铁站后,只见暴雨如注,电闪雷鸣,还好我穿拖鞋带着伞,就往小区里走。而走到一半,后面突然窜出一个大姐,她说住在小区外面,要跟我避下雨,我欣然同意,带着她往里走。最后,我说要去理发,便将她送到楼下转身离开。

返程时,我忽然想到:人生就像雨天打伞

你一个人撑伞独行时,偶尔会有人窜到伞下,和你并肩避雨,聊上几句,等雨势渐小或走到地方,他会与你挥手告别,你也继续走下去。

这两天跟朋友见面吃饭,聊过去与未来,似乎也是如此。

如今,我把这篇网络小说贴出来,也是想找十六岁打伞的我,和他一起避一段雨。

告诉他——

你写得真不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