影视飓风 Tim 上岛 100 小时后:如何直面真实世界
最近影视飓风的 Tim 上岛直播 100 小时这件事反响强烈,虽然我身为 B 站老用户兼影视飓风老观众,但我很几乎没看直播,只看几条切片视频,了解大概。
原因很简单,我要上班,要睡觉。
今天 Tim 下岛时候,我还在剪视频,最后靠着切片,听着他的涩话,大意是上岛这 100 小时,让他领悟到很多事情没必要知道,当你想知道得太多,活得反而没那么轻松。
如果你不了解影视飓风,估计觉得这话稀里糊涂。
我看影视飓风比较早,因为专业需要学习剪辑和摄影,大学就开始看。那时 Tim 和阿盛在教观众如何剪辑和拍摄,怎么调曝光,怎么布光,怎么拍 vlog,有哪些新奇好玩的设备,等等。
看完这些,我也没学会怎么做一个 UP 主,剪辑功力和摄影技术属于够用水平,但影视飓风逐渐做大做强,Tim 也成为一个公司老板,管理 100 多个员工。
这次 Tim 上岛,源于前一个上岛的员工罗飞龙,他在岛上生存 100 个小时,并剪辑成片发布后,Tim 说如果播放量上全站榜第一,他直接上岛直播 100 个小时。于是,B 站网友本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原则,成功助力 Tim 上岛。
岛上的直播过程,我想不必赘述,你在网上看几条切片就能知晓。我想聊聊我的启发。
首先,这场直播如果在其他平台,效果估计一般。
因为影视飓风在 B 站起家,随后才把内容分发到抖音、视频号等其他视频平台,而他的忠实观众,都是 B 站用户。
也只有 B 站观众,才有这么多时间和精力,去看一个 B 站顶流 UP 主直播 100个小时,并且随时都有弹幕。我昨晚十点半左右看一段时间,Tim 还躺在湖边,一盏等照在身上,他絮絮叨叨地聊天,这时导播把一轮月亮切入,场景如梦似幻,观众也纷纷响应。
有人说 Tim 此举是作秀,但我认为直播本来就是作秀的活。B 站网友之所以感兴趣,无非是直播满足了猎奇心理和求知欲,想看顶流 UP 主如何在荒岛上生存 100 个小时,这就是一个行为艺术。
其次,这场直播能打破很多人对离群索居生活的幻象。
不少读过《瓦尔登湖》的读者,都想体验梭罗式的生活,极简主义,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。
而这些幻想都是虚无缥缈的,看 Tim 这场直播就知道,天气热得不行也没空调和电风扇,下雨还要担心漏水,最后人走出来时感觉黑了几度;即便你想搬去某个农村小院,那还要跟当地人沟通,怎么买菜做饭,处理杂草,半夜有人敲门等等。
最后,我很欣赏 Tim 的勇气,我也希望自己拥有。
影视飓风的核心人物当然是 Tim,如果 Tim 直播时塌房,肯定会影响影视飓风这个品牌。而 Tim 已经是个企业老板,每天都要参与公司决策,还要谈合作、批流程,但此刻放下一切去做直播,固然有获取流量的想法,但须知这是 100 个小时,对任何人都是巨大的考验。
Tim 过去所仰仗的,就是他的一堆技术设备来的作品,影视飓风的作品向来画质高清、剪辑明快、选题新颖,以及结尾一些涩话。而撇除这一切,最后能留住观众的,就是 Tim 的个人魅力。
有人把 Tim 称为电子宠物,每天 24 小时他都在那,陪伴着无数个孤独的人,你靠着网络去看一个断网、无法跟外界交流的人。
这场直播的落幕,就跟《楚门的世界》一样。金·凯瑞一步步踏上「天梯」,回到真实的世界;Tim 收拾家当,乘着一叶扁舟离开小岛,去往他熟悉的公司。
「如果不能再见到你,祝你早安、午安、晚安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