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更写作的关键,不是灵感,而是势能
可能会有人好奇,我是怎么做到日更的?并且一更就是一年多?
其实答案不复杂——因为我的生活,实在太单调了。
每天两点一线上班,此外我不喝酒、不抽烟、不研究车、也不敢期待房、更没有太多社交,因此当一个人下班回来,蜷缩在小小的卧室里,剩下的选择,无非刷视频和看网文了,后面慢慢拓展到了写作这件事。
许多人对此有个误解,认为写作完全需要灵感。实则不然,如果只靠灵感,这种写作很难持久,毕竟灵感总有枯竭时候,你不可能一年三百六十五天,都保持灵感爆棚。
而如果把写作视为一种爱好,你就不会执着灵感这件事,在刷视频看网文时,到尽兴之处,也忍不住喝彩。
写作也是同理,写到尽兴时,就有种「我写得真牛逼」的感觉 —— 尽管这种情况比较少。
把写作当成爱好,就会培养你主动寻找选题的能力,挖掘生活中的细节。我认为关键在于,放大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。很多人以为,只有惊心动魄、选题宽广、问题深刻的内容,才值得大书特书。
实则不然,许多小事,也有被记录的意义。
因为你只是在写作,通过它来抒发内心情感,微小的波澜,那就不要思考这究竟值不值得写。你不是在写书,也不需要像付费读者交付,那就写你想写就好。
你看我遇到的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,不也被我写成文章了吗?把 Kindle 越狱,买音箱、买打印机、搬了个家……
从时代尺度来看,这不过是某个普通人生活里的尘埃;可对我来说,这些是我在持续折腾、持续活着的痕迹,那就值得写下来,留给自己,也分享给他人。
这么做的好处,可以提高我们对生活的敏感度,而写着写着,又培养了写作的手感。
灵感袭来,我们尚能倚马千言;但我们日常生活太过琐碎,灵感也得绕道走,最后我们就只能靠日复一日的练习,磨出了手感。只要有一个念头,就能顺着它继续写,徐徐舒展成一篇文章。
这时,你也就不畏惧写作这回事了。
进言之,我认为日更写作其实有一种势能。我刚开始写时,觉得非常简单,表达欲极其旺盛,什么都想写,什么都敢写;写到中期,只觉痛苦不堪,害怕这个写不好,也怕不知道写什么,就在卧室不断踱步,思考选题,有时写到满意的文章,可数据却惨淡异常,而随手写的吐槽文,却上了算法推荐,一群读者来了就走。
而再往后,哪怕我觉得自己没什么可以写,也能抓住刹那灵感,一边思考一边写,你就感到这件事像喝水一样简单。
诚然,我当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文章也需要写得更精练,更通俗易懂,让读者读得毫无负担。
这件事的前提是,你对自己有要求,并希望以后吃这碗饭。
倘若你只是把写作当成一个爱好,那一切就变得简单了:你可以忽略灵感、无视技巧、放弃文笔。你就会享有松弛的写作体验,不需在乎他人的评判,老师的打分,平台的数据,因为这是你的爱好。
就像一个人,哪怕他唱歌再难听,只要不影响到他人,就没有人可以指责他。
因此,如果你也想开始写作,就动笔吧。
记住一个核心原则:忘掉一切技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