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(续)
昨天写了一种让我灵魂震颤,提升表达能力的方法,今天又收获两个技巧,特此撰文补充。
1、利用闲暇时间练习。
在昨天的文章里,我的赛博朋友@林声 留言说:
「我的思路和你不一样,我是英语专业的,不管是对着镜子还是手机录视频我都知道,但没有坚持下去。感觉并不适合我,我习惯于边走路边说话,又或者和老朋友聊天,像康德那种。我一般最放松,最自由时表达的更多」。
这个方法对我有种启发,就是可以利用散步来说话,不再局限于晚上的手机镜头前。
所以今天中午,我吃过饭,就在公司附近散步,拿着手机,对着麦克风边走边说。我选的话题,是早上看《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》的积极主动一章,内容涵盖社会之镜、决定论、人可以选择对刺激的回应、关注圈、影响圈、承诺。
一开始,我录的时候感觉怪怪的,好不容易说完了 10 分钟,结果发现手机没给我保存下来,于是继续录制,无非是多散会儿步。
这个过程很休闲,压力相对录视频要小得多。我大脑会有个模糊的框架,一边说,一边激活框架。中间卡壳了,就看看微信读书的知识点,再继续说。
而且,这会要求我把普通话说得更清楚,比如「积极」这个词,念快了就会糊,录完后还能识别出文字,看哪些字词发音不标准,以后强加练习。
2、抓住多人场合练习公开表达。
但昨天和上述方法有个问题,就是到人多的场合,可能会因为紧张而说话打结。
况且私下口若悬河容易,到了如演讲、述职、汇报等正式场合,未必讲得清楚流利,还是会受到困扰。
这怎么办?
刚好,恶魔奶爸今天在微博分享一个方法,就是抓住一切可以练习的机会,来锻炼多人场合口头表达的能力,直到多少人你都不在乎,还能滔滔不绝地表达。
我想起我的同事,我观察之下,他在很多场合讲话都不局促,说话条理清晰。之前我一直困惑他是怎么做到的,这时才想起来他大学当过班长,或许就有过在一群同学面前说话的经验,久而久之,大学四年也就练出来了。
但我不一样,大学时光是老师让我起来回答问题,都会感到莫名紧张,原因就是练习太少,做不到泰然自若。
公开表达的基础,还得是你说话准确流畅。那么前面的说的录制视频、音频就是在练基本功,让我们能把一个知识点、一件事情表达清楚,这是从 0 到 1 的练习。
公开表达,就是从 1 到 2,再到 10、20、50、100。因为这时你需要克服内心的胆怯,思考怎么在多人场合面前说话,随着次数增加,你的付出和收获也在成倍增长,也就无惧于其他公开场合。
当然,这是理想下的结果,但我练习甚少,还不能分享个人经验。不过,我想起过去的一次「培训」经验,就是公司做一份 PPT,对着同事演讲,我说的干货不多,但一谈到个人故事时,大家都笑了起来,我从最开始的语速快、紧张,也变得松弛起来,回想起来很有成就感。
至于如何用结构说话,怎么讲得更有趣味性,就涉及到了思考和逻辑的层面,还需你我另下功夫,他日我学成归来,再分享一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