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,我想开一个博客
最近逛即刻,看到大黑天分享Why You Should Start a Blog Right Now这篇文章,用沉浸式翻译插件看完。很多人(包括我)常常犹豫要不要开一个公众号写写东西,怕没人看怎么办?感觉没有原创,都是在粘贴别人的话?写作太难了,怕坚持不下去?作者说:It doesn’t matter。别急,不妨先写写。
那就开一个博客吧。建立一个自己的数码花园,先要撒点种子,有空就来浇浇水,一些意义就会自然而然地生长。
这就是第一篇博文,先写写看。
除了受到那篇文章的影响,其实还有个执念。
在读书那会儿,喜欢钻研塔罗牌。当时有个作者出了本塔罗牌入门书,我顺藤摸瓜,找到他的博客。这位作者的塔罗博客,界面设计十分简洁,内容有趣生动,可以加深我对塔罗牌的牌意理解。后来他还自己搭建个人博客,分享生活感悟之类的事。因为他是学计算机的,我觉得能够搭建个人博客很酷,只需要输入简短的网址,就能看到博主的全部内容,这让我对这个专业产生向往。后来偏科严重,高二读文科,只能作罢。
后来年岁渐长,有了更多比博客还「有趣」的东西:网文、短视频、电影、游戏……谁还惦记博客呐。同时上了大学后,阅读量急剧下降,没有再去认真阅读,沉迷于浅薄的东西,偶尔想挣扎一下去图书馆,最后故态复萌。也就是「间歇性踌躇满志,持续性混吃等死」,加上寝室电竞氛围浓厚,玩什么游戏都能拉到一帮室友,更加证实了「寝室是堕落者的培养皿」。
我关注有很多公众号,钟爱的几个都曾苦口婆心地劝读者要培养写作的习惯。写作是对于思维的表达,它能把混沌暧昧的思绪凝结成文字,也能提升表达和思维能力,首先要想清楚才能写清楚。
我还买了一个写作课程,里面讲了很多实用技巧,但我不去写,不去用。那光知道这些技巧有什么用?如果一个知识,只是知道而非做到,那是没有用的。
我想写作,想持续地写作,而不是灵光一闪的片段。想写有逻辑有结构的文字,能够对别人有用的文章。一直感觉自己经验浅薄知识不足,凭什么去写作。现在我告诉自己,先写写。
和菜头在《重开博客》里说准备重开博客,原因是不小心续期了三年无法退款,但主要的是博客相比公众号有更多的自由度,能够方便地增删内容,而且用Web会能够「打破」APP的流量内循环,以及用电脑的人比用手机的见识多一些。他说:「只会用手机上网的人不大适合阅读,他们的行为习惯是快读扫读,然后就要留言发表看法,并且喜欢在留言区里骂人。」
这似乎也可以从屏幕尺寸来解释。目前智能手机全面屏也就六七英寸,再大就不便携了。所以看到的文字都是在一手可握的屏幕里,视野狭窄,容易导致「太长不看」。我现在用的笔记本是16英寸的,能够呈现更多的内容,一眼望去能看个大概,既能速读也能精读。
L先生的文章《少动手机,多动手》解释说,电脑始终是一种生产力工具,而手机始终是一种消费娱乐工具。电脑比手机更适合阅读,屏幕大能让更多内容进入视野,可以看到上下文结构,而非独立的片段。想想以前的语文试卷,尤其是阅读理解题,倘若用手机来答题,上下滑动找原文肯定十分痛苦,而一张试卷粗略一扫就能知道这道题主要针对哪一段落。
现在很多公众号和网文,都讲究一句话就是一段。现在流行说碎片化,时间是碎片的,所以连文字段落也是碎片的。公众号和网文迁就着读者,怕他们看不进大段的文字,一句一句地喂到嘴里。
所以打算搭建一个Web 博客(也会同步到公众号)。我平时也偏向于用电脑,因为手机一打开就容易刷B站,电脑打字写作也比手机更顺畅,能看到文章整体结构,更清楚自己之前写了什么。
博客内容方面没有限制,也许会写写教程,对AI的看法,生活琐事等等。想想就感到很开心,可以自如地写感兴趣的东西,没有观众也许更容易听到内心的声音。
搭建一个博客也是很有趣的。第一步是什么,是不是需要买域名;听说notion能建站,具体怎么操作;博客的名字叫什么,笔名用什么;大概要多久才能搭建好,会不会很麻烦……从产生问题,到解决问题,这过程一定是很有意思的。知道转化为做到,才能验证知识。况且现在有ChatGPT,哪怕再古怪的想法,它都能和你掰扯掰扯。
这篇文章是2023年7月2日写完的,也不清楚什么时候可以发在我的博客上。
六月刚过,就用这件事情开启我的七月吧。
2025-07-02 附注
时隔两年,我总算搭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博客。
在六月时我就搭建了雏形,昨天才把博客从 Hexo 迁移到 Hugo,并应用Hugo-Bearblog主题,这是一个非常简洁干净的主题,我看到的第一眼就喜欢上了。
那么,我的这个博客,第一篇文章,也应该是这个。当初 2023 年 7 月 2 号种下的种子,现在终于开始发芽。
其实,我对于博客的想法,最开始萌芽于初中。我记得当时喜欢塔罗牌,为此买过基本台版书,也看一些作者的博客,比如沙若的塔罗讲堂,当时就觉得拥有一个博客是一件很酷的事。
没想到时过境迁,博客式微,反倒是微博、小红书、短视频、公众号崛起,连当初的百度贴吧,也半死不活起来。
这是个很吊诡的事,也说明许多当下执着的事情,拉长时间线后,你就发现那是个不足为道的小事,多年以后甚至回忆不起来。
但总归试试嘛,万一呢。
所以,很高兴认识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