梁某银的博客

逛完购物中心后,真心劝你不要随便凑热闹

人生建议,真不要随便去凑那些跟你没关系的热闹。

今天吃过饭,我本来准备回出租屋,但忽然想起附近有家大悦城开业,寻思着去逛逛。结果里面人山人海,我明明没逛多少地方,但愣是花了一小时才出来。

我一开始的设想是,这购物中心是昨天开业的,今天应该不会有太多人。没想到进去逛十几分钟,感觉空气很闷,大脑宕机,人都快窒息了。于是随便逛逛,跟着人流走,从地铁站出来那一刻,才赶到我的大脑回到了头颅。

其实,我经历过两次「购物中心开业」,那时在家乡工作时,因此我深刻地理解这并不是好事。因为一个购物中心开业,需要经历极其痛苦和繁琐的流程,什么沟通商家促销,联系线下活动,怎么确定规则,尤其是还要写公众号推文,不能落下一家品牌,还要排版得足够精良好看,链接小程序活动。

况且开业之后,你是不是得写一篇「喜报」文章?是不是得收集数据开会复盘?在听领导指示,安排下一场活动?然后再收集商家活动,再写推文,再复盘?

因此,我看了大悦城的文章后,那种熟悉的感觉又来了。因为那些文章,其实没有人逐字逐句地看(除了领导),活动一大堆,谁能分得清?大部分人,都是扫一眼,大致看看就好,顶多划到结尾看看评论区,有没有留言抽奖活动。

而逛商场凑热闹,其实跟刷短视频很像,都是没有任何目的地接受一切讯息,前者收割金钱,后者收割注意力。还好我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,因此我逛了米家,西昊(感受下人体工学椅,那感觉确实不一样),盒马(东西实在太贵,盒切麒麟瓜差不多 10 元一斤,而我昨天 16 快买了一大盒,今天才吃完),最后什么都没买。

但凑热闹又是不可避免的,大家每天都在互联网吃瓜,冲在热搜第一线,即便你不刷微博,看公众号也会被迫关注到「某大学开除跟电竞选手有一夜情的女生」,他们从多个角度来论述这件事(我至少看到了三篇),因为做自媒体,就得抓热点,吸引新的读者来阅读并关注。

对于个体来说,就能延伸到注意力被剥夺的问题。比如我在写这篇文章时,就翻看一下公众号文章,用 AI 查阅注意力报告,顺便还调整码字工具 Obsidian 的主题和字体。

「一小时连篇文章都没写完,好吧,资本你赢了。」

说到最后,购物中心当然可以逛,但不必像赶集那样凑热闹,提前想好要买的东西,能省下不少钱和时间。

倘若单纯想去吹空调,那也没什么,毕竟你都花时间在上面了,换点冷气怎么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