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我开始把所有杂事都安排在周五?
清扫完地板、文件夹和心事之后,我的周末才真正开始。
一周之中,最适合做家务的日子,莫过于周五。
在以前,一到周五,我就想着挥霍时间,吃点好的,安心刷刷剧,躺在床上玩手机到凌晨,次日再晕乎乎地醒来。
后来我醒悟到,其实周末的大块时间,最不应该减少,反而要腾出整块整块的时间,还要避免被琐事打扰,那么把杂事安排在周五来做,最合适了。
周五尤其适合做琐碎且有必要的事情,最典型的是家务,诸如打扫房间、整理物品、清洗衣服,以及床单被罩(前提是有备用),如此就能得到一个干净清爽的房间。
我是个单身人士,日常活动空间就一间卧室,不抽烟、不喝酒、甚至不喝饮料,产生的垃圾就极其少,所以比较适合每周清理一次。
我刚才就拿刮板扫去地上的灰尘碎屑,最后能够赤脚踩在木地板上,内心非常愉快。
除了物理空间尚需清理,数字空间也可以这么来。
我刚才就整理一下笔记库,看到 Obsidian 里的剪藏文章乱糟糟的,这都是过去因为 FOMO(害怕损失)保存下来的一堆 md 格式文章,但我鲜少打开来看。然而删掉又嫌可惜,因此我在外新建个文件夹,把剪藏文章都搬过去,笔记库顿时轻盈起来。
此外还能集中购买所需物品,快用完的牙膏、抽纸、洗发水,需要换新的鞋子,换季的衣服。因为现在买东西实在太方便,任何一样物品都有诸多平台、品牌,我们很容易犯选择困难症,容易浪费时间和注意力。
而在周五一口气买完需要的东西,就能省下许多时间,日常也不会看到什么都想买。
可能有人会问,这些事为什么不用周末来做呢?
窃以为,我们到了周五难免感到亢奋活跃,期待周末到来,那就能趁这时候安排身体做这些琐事。倘若把它们安排到周末,你潜意识里就会觉得好像一周都在忙,工作日打工搬砖,周末还在做家务,每个清闲时候。
甚至到了周末晚上,也会报复性熬夜,导致中午才起床,这又会感到一天的时间没了大半。
是故,把琐事安排到周五,有助于减轻认知负担,开启新的一周,而不是脑海里总想着好像还有什么事情没做。
另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是,我们可以腾出整块、不被打扰的时间,尽情娱乐、彻底充电。
刷一部想看的剧、打一个下午的游戏、一口气读完文学小说,天气好出门散步,跟朋友吃顿饭,哪怕只是躺在地板上看蓝天白云——只要你当下是放松的,就不算浪费时间。
而当你在周五提前把琐事处理完,哪怕周末什么都不做,也不会有心理负担。
真正好的周末,从不该被琐事拖住脚步。
当然,倘若你喜欢在周末做家务,并且从中感到治愈,那它就不算琐事,而是一种能为你提供能量的补给包。